现在国产手机发展得非常好,机会很多,现在是不是弯道?我认为确实是弯道。前面3G发展的时候我们的机会失去了,这次4G我们不应该失去这个机会。
智能手机的“四个角色”与“两个未知”
我认为,智能手机将会成为“互联网+”的心脏,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互联网+行动计划,“互联网+”是跨界融合的概念。我认为智能手机将来会成为互联网+的心脏。二是智能手机将成为可穿戴设备的大脑,现在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手机之间是个什么关系还是有争议的。但我认为智能手机是可穿戴设备的大脑。三是智能手机将成为万物互联、连接物体的枢纽。四是智能手机将成为服务经济、惠及百姓的入口。
智能手机有两个未知。一是智能手机将来是极简化还是复杂强大化,智能手机到底需要多智能、芯片到底要多快、存储量到底多大够用?现在云计算大数据发展很快,是手机做得功能越来越强大,还是依靠云计算云平台、依靠大数据,通过无线宽带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存储,使智能手机更加轻便、更加简单。二是将来无处不终端,各种终端很多,和智能手机的关系是什么?是终端要依靠智能手机,还是终端本身就是智能手机?如果我们终端作为一个独立的智能终端,那跟我们智能手机之间是什么关系?如果都是独立的,身上要揣很多类似于智能终端、智能手机,所以智能终端和智能手机之间到底怎么分工负责也是个未知。我觉得这两个未知为我们弯道带来很大的空间。智能手机2015年有15亿的市场,如果加上智能终端的话可能更大。
智能手机发展的三个建议
国产手机竞争非常激烈,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低价位的同质化竞争。因此,我认为,一是要制定好适合中国国家发展的智能手机发展路线图,这个路线图怎么设计?前面专家讲得非常好,底层不能过度竞争,国家必须扶持,所谓底层就是芯片和操作系统,必须以国家的力量支持,国内大的厂家联合起来共同来做。现在国内智能手机厂商底价竞争,只能靠量取胜,大的利润给国外厂商赚走了。所以政府应该要发挥主导的作用,集中有实力厂商的力量来做这件事情。到了应用层面,产品的生产组装等层面,可以充分的竞争。二是智能手机要通过软升级来提升性能和服务,改变原来不断更换手机硬件的这种模式。智能手机厂商要做好软服务,而不是不停的更换我们的终端硬件产品。现在智能手机硬件更新的太快,浪费很多资源。对于厂商来讲,更换手机硬件也许能够有一定的利润,但是通过软件的升级、服务的升级也同样能够为我们的厂商带来效益。最后是安全问题,我们必须注重芯片和操作系统自我核心的掌控能力,“互联网+”以后,万物互联无处不终端,安全的重要性更加突出。